18167153722

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地址:杭州市西湖区万塘路262号 万塘汇6号楼6层 225室
电话:18167153722

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资讯 >

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程

发布时间:2023-09-20    阅读次数:

1.2000年之前:以“连接”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

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,计算机在美国得到普及,1983年美国小学的计算机使用率已超过60%,高中计算机使用率超过85%,平均每所高中拥有10至11台计算机。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强劲需求也促进了美国信息工业的发展,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、半导体以及软件产品出口是美国重要的贸易收入来源。在计算机硬件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下,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大量计算机“连接”起来,推动了全球互联网繁荣。我国也于1994年正式接入全球互联网,融入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。这一时期的数字化转型,以“连接”为主要特征,以改革通信方式为主要表现形式,主要由互联网企业推动。在网络基础设施和软件的支持下,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先驱,人们发现互联网和信息化方式不但可以提供新的联系方式,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搜寻成本,减少信息不对称。

2.2000年至2016年:以“分享、共享、融合”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

进入21世纪,数字化转型继续在服务业领域推进,率先数字化转型的是具有“分享”“共享”特征的内容产品或服务。社交网络企业让用户乐于“分享”自己的情绪、见闻等,数字化内容提供商等分享媒介和平台的出现将线下的音乐、图书、电影等产品数字化;随后优步(Uber)、爱彼迎(Airbnb)、摩拜、闲鱼等提供网约车、民宿、二手商品交易等服务的出现,将内容与服务由“分享”向“共享”形态演进。数字交易、数字金融、数字发行等数字产品和服务逐步向消费者推广,更有厂商试图通过打造“社区”等手段提高用户的粘性,数字经济整合服务业的速度不断加快。与此同时,制造业与服务业“融合”形式的数字化转型也大规模开启。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厂商成为制造业领域“融合”服务的主要推动力,数字内容开始被融入到新开发的电子设备中,以工业产品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,在跨国企业的推动下,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全球布局。IT企业则开始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探索,率先将软硬两个层面的能力打通,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二三产业融合。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则通过购买数字化服务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,对数字服务的购买也降低了企业独立进行ICT基础设施开发投资的成本,节约了社会资源。在数字产品软硬件的综合作用下,企业对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大大提升,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凸显。

3.2016年至今:以平台化、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

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,大大提升了企业分析和使用数据的能力,增加了数据规模;加之各大场景用户规模的增长,平台成为了新的产品和服务载体,围绕平台形成数字产业生态。这也使得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新的特点:以平台化为转型基础,以智能化为转型目标。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方式也出现了两种典型路径:一种由互联网企业推动,通过提供云服务、数据服务和平台服务和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其他产业进行数字赋能,促进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,例如腾讯、阿里提供的云服务等;一种则是由传统制造业厂商推动,通过对ICT基础设施投资搭建基于自身制造经验的互联网平台,将业务流程、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,如西门子的MindSphere、美国通用的Predix、海尔的卡奥斯(COSMOPlat)、华为的FusionPlant等。这种平台化的数字化转型是“分享”精神的延伸,将分享产品、分享服务向分享数据、分享生产经验拓展,也真正让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从C2C、B2C延伸到B2B领域。

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则不仅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、企业形态,也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供给。在技术的推动下,生产端和消费端深度融合,产品中包含了更多的服务,消费者本身也可以作为内容、创意的供给方为生产服务;生产领域相继出现了智能化车间、智能化工厂、智能化供应链;部分行业出现新一轮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;在社会领域,基于交通大数据和无人驾驶技术的“智慧交通”体系正在各城市不断实践,运用远程技术和医疗数据的“智慧医疗”体系也在不断建设,政府服务也可以在“电子政务平台”进行。除了实体经济的平台化、智能化外,利用数字技术还建立了一个与现实经济平行且交互的虚拟世界,目前火热的“元宇宙”即是对数字生态的探索。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业态即是对新阶段数字化转型蕞好的总结。

杭州汉显智能化系统集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