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托庞大的互联网和用户人群,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有天然的优势。
在基础理论方面,我国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产出量和美国不差上下,从1998年到2018年,全球人工智能论文总数63万篇,其中我国14.18万篇。
虽然,在实践层面来看,如果从企业创新层面来看,目前我国的成就还不算突出。
但是,无论是从国家政府层面,还是从社会企业层面,我国都十分重视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投入。
有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三个阶段的预测:第一个阶段,ANI,即窄人工智能阶段。
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的种种发明创造仅仅局限在单一领域内,他们仅仅能够用于代替人类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种单一的能力。
相当于人类肢体的延伸或者力量的增强,但是它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还远不如人类;第二个阶段,AGI,即泛人工智能阶段。
在这一阶段,人工智能在各个方面的能力(包括认知能力等)能够达到与人类平起平坐的程度;第三个阶段,ASI,即超人工智能阶段。
这是人们预测人工智能发展的蕞后一个阶段,如果到达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进行和人类一样的智力思考,他们还能够比人类想的更多想得更好。
而整体来说我们现在还仅仅处在科学家所预测的第一阶段,弱人工智能阶段。
人工智能在当今世界发展的地区差距还是很大的。
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,由于不具备一定的科技力量作为发展的基础,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还没有起步。
例如:古巴、柬埔寨等南美洲国家、东南亚国家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。
杭州汉显,智能化系统集成